close

  □舒聖祥
  經常聽到有的地方領導幹部在講話、發言或作報告時說,“我的人口”多少、“我的GDP”多少,所言“我的”意指他所在“某市的”“某縣的”,似有一種“老子天下第一”之霸氣。全國政協常委、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賴明,對此發文指出:很多官員言必稱“我的”,表現出的是一種強烈的個人“所有”和“居功意識”。(10月8日《人民日報》)
  介紹地理位置時,“我的東邊是某市、南邊是某縣”,儼然“溥天之下”之威;介紹隨行人員時,“我的國土局長”,儼然“率土之濱”之氣;介紹經濟形勢時,“我的財政收入”,儼然國庫是他家的……凡此種種,官場中某些官員言必稱“我的”現象,確是一種泛濫的存在。
  話語是內心觀念的流露,言必稱“我的”,實乃一種“土皇帝心理”;某些官員既然不憚於公開這樣說,工作中自然更是難免這樣想、這樣做。這樣的行政觀與政績觀,與“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”,相距十萬八千里。在現代政治語境中,官員只是為人民服務的公僕,既不是“家長”,更不是“主人”。一個管家,卻整天在外面大言不慚“我的”,這樣的管家自然是難言稱職的。
  也許有人會覺得,抓住官員某些“習慣說法”大做文章,是一種小題大做的過度闡釋。其實,官員的言行舉止不只是個人修為與素養的表現,同時更是權力是否得到有效約束的典型表徵。按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”的要求,一個官員哪怕私德再差,在公眾場合也必須有所顧忌有所自律,使言行舉止表現得與其職業身份相符。某些官員言必稱“我的”,不只是表達方式的問題,而是因為其在現實生活中確有“唯我獨尊”之感。
  更確切地說,這是普遍存在的權力失範,投射到官員話語表達上的習慣養成。類似的“話語之腐敗”,確實是該治一治,但若只是發文禁止,意義其實並不大;關鍵的關鍵,還是要從嚴格約束權力入手。唯有權力真正被關進籠子,公僕意識才能取代“我的”意識。  (原標題:言必稱“我的”是權力失範的話語投射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m14emgy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